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祯的退让-《乱世扬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几名言官立刻闭上了嘴,不敢再说一句话。

    温体仁有些意外,送上门的锅,只需顺水推舟,就能扣到杨嗣昌头上,化解今日的困局,而皇帝居然不接招,摆明了要袒护他,这究竟是为何?

    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,多半是因为议和之事不便诉诸于口,皇帝袒护杨嗣昌,也就是袒护自己的名声。

    不过这节骨眼上,必须给盟友多争取些利益,而皇帝要袒护杨嗣昌,保住议和的秘密,势必要付出代价,正是狮子大开口的好机会。温体仁作为难状,说:“既然陛下不打算答应夏天南的条件,是否另行给些甜头,以便说服他退兵?”

    崇祯压抑住心中的愤懑,恨恨地说:“只要他退兵,朕可以不追究纵兵冒犯皇城的罪责,难道这还不够吗?”

    温体仁愕然,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殿上群臣也陷入了沉默,所有人心里在想:陛下啊,到了这个时候,怎么还看不清形势,如果对方还有一丝畏惧之心,又怎么可能胆大包天杀到承天门下呢?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句话能打发走,除非对方是傻缺。

    最终还是作为当事人的杨嗣昌打破了尴尬的气氛。他苦涩地说:“陛下,夏天南的胃口不是一句不予追究就能满足的,还是给予封赏吧,否则时间长了,他有可能铤而走险,而且皇城被围对陛下的威望也是极大的损害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杨嗣昌都这么说,崇祯心头堵得慌,往后一仰,靠在龙椅上,无奈地说:“既然长卿、文弱都这么说……那就内阁、兵部、礼部商量着办吧……给他加爵、升官,让他赶紧退出京城!”他不想认怂,可是形势比人强,而且重要的大臣都不支持自己,也是无可奈何,只能选择退让。

    承天门外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