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一十七章 治蝗药水-《大唐小人物》
第(2/3)页
“李三,快讲讲灭蝗的情况!”张宝儿问道。
“我们刚来的时候,百姓眼看蝗虫食苗,手不敢捕,蝗虫所经之处,苗稼皆尽。眼看蝗虫多得没完没了,百姓害怕了,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罪责。十里八乡的村民敲锣打鼓跪拜‘蚂蚱爷’,祈求它们嘴下能留点最后救命的口粮。‘蚂蚱爷’倒是真留了点吃的,那便是绿豆。”
“这是为何?”张宝儿不解。
“蝗虫什么都吃,唯独不吃绿豆!”
张宝儿这才恍然大悟。
“主人教给我们灭蝗的法子很管用,特别是深夜点火烧蝗,效果尤其好,深挖壕沟,夜间在壕沟内点火,将药物洒入火中,蝗虫见光即来,集中人力扑杀效果甚佳。”
“那白日怎么办?”
“白日主要靠着人力杀伤蝗虫,几万人要面对几千万只蝗虫,而奋战一天的结果,往往是蝗虫数量未见减少,而农作物已经被吃光了,蝗虫一展双翼,飞离此地前往下一块田地,只留下满满的一地蝗虫卵。”
张宝儿低头沉思起来。
“我们也想了不少法子,白日要求各村设哨观察,严密监视。发现蝗虫将要到来,就各持工具严阵以待。集中人力,分点分片,高举红旗或各色布条,在空中挥舞,大鼓大锣配合着敲敲打打,造成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局面,吓得蝗虫不敢落地。若蝗虫已经落地,就全力以赴,用扫帚等工具一起扑打,趁早晨有露水蝗虫飞不动时候,效果最好。有时若能查明蝗虫盘踞地点,挖一条深沟,有水源的可往沟内放水,将蝗虫驱赶入沟中淹死,没水就往沟中填入柴草,放火烧死。”
张宝儿想起了白日帮妇人驱赶蝗虫时的情景,觉得使用竹竿效果不佳,便又问道:“你们用什么捕打蝗虫?”
李三道:“将竹条树枝扎成扫帚状,扫面加宽、把柄加长,这样一来,一把结实扑打工具就制好了。”
张宝儿对华叔吩咐道:“让杨司户请人将李三所说的工具画图成型,派衙役将图型分发到各县仿制,不得有误。”
“姑爷!我这就去安排!”华叔答应一声便转身离开了。
第(2/3)页